要注意認清公司資格在選擇裝修公司時首先要了解它是否具備進行裝修施工的資格。檢查該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查看其是否有正規(guī)的辦公地點、詢問是否能夠出具正規(guī)的票據(jù)等,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施工隊的素質。當然,這可以通過該公司所裝修過的房間來評價其施工水平,設計師的水平和資歷也直接反映出該公司的設計水平。
第一、一定要到裝修公司去看看,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及真正實力。
第二、要多看幾家裝修公司,多比較,做到心中有數(shù)。
第三、比較價格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所有的增項,尤其是水電路改造等。
找裝修公司,在要求和價格都沒有問題后就要開始簽合同,這時就要注意一下幾點:
1、具體要求和完工日期。簽合同時一定要注意這兩點,不能給裝修公司粗制濫造和拖延工期的理由。
2、合同中必須標明使用材料的具體品牌、規(guī)格型號,以免讓裝修公司以次充好。
3、有關保修的條例必不可少。保修期以及責任人都要寫清楚,避免后續(xù)的麻煩和糾紛。
警惕家裝合同八大陷阱
陷阱一:混淆材料籠統(tǒng)報價
簽約時將某一材料籠統(tǒng)報價計算,施工時更換單項材料。
案例:林先生裝修一套住宅,與家裝公司簽訂協(xié)議時注明墻面油漆用“立邦永得麗”。這種油漆由每桶520元的“永得麗面漆”和每桶420元的“5101底漆組成”,但該家裝公司簽協(xié)議時不向房主說明而算在一起報價,而在實際施工中卻用單價為120元左右的“時時麗”面漆作底漆。用這種漆做底漆,既不能防堿、又不能防潮,墻面質量沒保障,房主還要多付每桶300余元的冤枉錢。
陷阱二:條款不實利己解釋
炮制一些不具體或可多種解釋的條款,等著房主上當挨宰。
案例:劉女士與家裝公司簽裝修合同協(xié)議時,其中第六條第5款是這樣寫的:“合同簽訂后,工程開工前,如甲方要求減少合同規(guī)定的項目時,為部分違約,須向乙方支付減項金額20%的違約金。”實際裝修中,劉女士感到原設計的主臥衣柜和書房的書架位置不合理,要求移動,為此,家裝公司表示要收取減項費才肯改動。
還有的家裝修公司在設計中就留下伏筆,比如柜子設計寬一點,吊柜多做一個。等施工時發(fā)現(xiàn)寬了,多了,要求減少,就落入了家裝公司的合同圈套,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付違約金。
陷阱三:少報工程量讓你空歡喜
少報工程量有兩種,一種是少報預算款,并在設計方案時故意隱報或少報工程量,讓你覺著便宜痛快簽約。結算時實打實的算,才發(fā)現(xiàn)裝修款又多出一大筆。
案例:消費者黃先生投訴說,他委托一家裝公司裝修一套住宅,裝修公司最初的報價為38998.33元,但工程做到中期,公司又要他在原工程造價上追加約1萬元,否則將停止施工。理由是合同規(guī)定“工程價款按公司預算,按實際工程量結算”,現(xiàn)所做地板、大櫥柜等的實際工程量均超出了預算。
二是故意少算單項工程量,讓人覺得項目挺多,單價卻便宜,實在,馬上簽約。其實如果按裝修公司所出的預算圖紙,根本無法完成工程。
陷阱四:偷換材料賺取差價
合同里定的是價高裝飾材料,實際用的卻是價低普通材料,還喬裝打扮一番,讓人難以發(fā)現(xiàn)。
案例:何女士的家裝修合同中木芯板是單價約100元一塊的品牌木芯板,施工中家裝公司卻用每塊50元的杉木或楊木板代替。為掩人耳目,在暴露部分則用合同所指明的木芯板,而且故意找貼有標簽的那一部分,就算房主投訴也找不到證據(jù)。又將太陽牌電線換成單價相差很大的劣質線。
陷阱五:相同材料質量懸殊
有的家裝公司利用消費者裝修心切,在簽協(xié)議時,故意埋下以次充好的伏筆。
案例:一家裝公司的協(xié)議上就有這樣的條款:裝修中如原牌材料沒貨時,乙方可臨時更換相同型號的材料。這個“同”是同質量的,還是同類材料的,沒有寫明。這樣,家裝公司就可理直氣壯地以價低質差的材料賺錢了。
陷阱六:偷工減料蒙騙房主
房主通常時間較緊,不可能全程在現(xiàn)場檢查,一些家裝公司就乘房主不在場的時候,在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地方違反合同,偷工減料。
案例:陳先生最近到12315投訴。他發(fā)現(xiàn)裝修公司在打完墻后也不找平就直接把櫥柜的底板釘?shù)綁ι?,而合同條款上明明寫著敲打過后的墻壁要泥漿找平后再做櫥柜的。12315的執(zhí)法人員趕到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做好的櫥柜外表很光鮮,根本看不出它的背后是什么。直到陳先生把櫥柜撬開,坑坑洼洼的墻面才現(xiàn)出原形。
陷阱七:混淆概念多算費用
家裝工程有許多專業(yè)術語,一些家裝公司就利用房主大多是外行,偷換概念。
案例:一家裝公司與消費者王先生簽訂的“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合同”第十三條第5款內(nèi)容是:各種櫥柜、低柜、吊柜等高度不足1米的家具均按延米計算,工程量少于1米的按1米計算,超過1米按延米據(jù)實計算。消費者大都會這樣理解,即不足1米時按1米計算,超過一米就按實際長度算。但情況卻不是這樣,家裝公司的所謂“延米”計算,是不管長度是多少,尾數(shù)不足1米時均按1米算。如,王先生的住宅裝修結算時,家裝公司是這樣與他計算的:主臥大衣柜24.7米以25米計、電視柜4.24米以5米計……僅這個“延米”算法裝修款就多了1000多元。
陷阱八:提前付費留活要錢
家庭裝修合同普遍都有這樣的條款:付款方式為,工程開始即付30%-70%,工程過半付總價的95%,剩下的5%在全部工程完成驗收后付清。
案例:一些消費者認為雙方講定的裝修款,早付晚付差不多,其實不然。房主往往對那些偷工減料的裝修在工程進行到一半或多半時就可發(fā)現(xiàn),如此時與他們理論,則裝修公司一撤了之,因為他們已經(jīng)賺夠了錢,留下一個半拉子工程讓你有苦說不出,而名義上你還欠著他的錢呢。
以上內(nèi)容純屬經(jīng)驗總結,但愿對你有所幫助。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
@ 2008-2023 9zx.com Inc .All Right Reserved 裝修界 版權所有 濟南興田德潤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魯ICP備18000229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