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僅剩免費名額
1
0
9
159****172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39****98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87****22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四)乳膠漆施工的裝修陷阱
同一個品牌的乳膠漆,類型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例如立邦漆,最便宜的新時時麗系列和立涂白系列,市價15升裝的才140元一大桶,底漆和面漆加到一起,材料成本才不到2元/平方,而常用的立邦金裝五合一,底漆和面漆加到一起,成本價就需要8元/平方左右了,整整有4倍的差價。
某些裝修公司利用客戶不懂上面這個知識,在報價時只寫乳膠漆的品牌,不注明是哪種類型,客戶一看,是名牌,以為是什么好東西,結果上當了。
還有就是增加某些根本不存在的施工分項目,例如:增加“防潮處理”這項莫名其妙的收費,說白了,就是在墻面上刷一遍膠水,成本基本為零。
(五)木工和木工油漆的裝修陷阱
木器漆在整個家具制作費用中,所占比例較大。大到了一個什么比例呢?
以作衣柜為例說明:按照展開面積算,使用市面上最貴的大芯板,正反兩面都貼好一點的飾面板,加上木工的人工費,材料成本95元/平方左右。而這一平方的衣柜板,油漆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以市面上多樂士抗劃傷漆或華潤木器漆為例,刷清漆的話,人工成本為25元/平方,材料成本為20元/平方,合計45元/平方,衣柜板正反兩面都要刷,這樣成本就變成了48*2=90元/平方了。這樣,油漆的成本已經(jīng)與衣柜制作的成本一致了。這樣,油漆上的價格欺詐就很有必要了。
陷阱一:故意不報油漆施工。報價單上只寫“柜子***元/平方”,故意不注明是否刷油漆,柜子做好了,油漆肯定是需要的,于是,增項就出現(xiàn)了。
陷阱二:減少工序,不按常規(guī)的3底2面施工,即使少刷兩遍,不懂行的業(yè)主也看不出來的?!?span id="p3vlnvl"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陷阱三:使用劣質不環(huán)保木器漆。這樣做可以降低一倍左右的材料成本。
這里要特別注意一個問題,現(xiàn)在有的裝修公司為了節(jié)省成本,在衣柜里面直接貼免漆的寶麗板,因為沒有油漆的封閉,柜子里面會有大芯板和木工膠的氣味。我們做價格對比時,也要把柜子里面刷油漆與否作為比較的依據(jù)。
七)雜項和雜費里面的裝修陷阱:
很多人一想到裝修,就會說,裝修項目就是做水電、貼磚、做木工、刮墻漆而已,實際上,除了這幾大項大家都會注意的項目外,還有一部分“雜項”產生的“雜費”,而這些雜項很多消費者往往容易忽略,這就給某些裝修公司故意漏報裝修項目制造了機會,這些“雜項”主要指:
1.砸隱形地腳線槽;2.門檻石窗臺石鋪貼;3.包水管;4.砸墻砌墻等結構改造;5.修補門洞;6.橫梁制作;7.打空調孔和排氣扇孔;8.廚房衛(wèi)生間陽臺防水前的地面找平;9.衛(wèi)生間回填;10.地面保護;11.裝修材料搬運;12.裝修垃圾搬運和衛(wèi)生清理;13.白蟻防治等等。
裝修前,一定要對這些裝修的“雜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防止裝修公司漏報。另外,還要注意,還要注意這些雜項的施工方式和收費方式。例如包水管,兩根水管包在一起算兩根還是1.5根的施工量;砌墻費用是不是包含了鋼絲網(wǎng)的費用,是紅磚砌還是輕質磚砌等;衛(wèi)生間回填是用垃圾回填還是陶?;靥?,如果是用垃圾回填就不應該再收材料費和裝修垃圾的搬運費;地面保護是用彩條布保護還是地毯保護,這兩者差價4倍;防白蟻處理是專業(yè)公司做還是裝修公司自己買白蟻藥來噴等等。
八)綜合性裝修陷阱之一:業(yè)務程序上和設計誤導的裝修陷阱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有思想的優(yōu)秀設計師的存在,但我們也不排除大忽悠設計師的存在。
忽悠手法一:設計師會把你的房子的結構挑出很多“毛病”出來,為大量制作現(xiàn)場木工做準備。這有點像騙人的“義診”,不管有病沒病,都忽悠成有病再說。在他們嘴里,開發(fā)商建這套房子基本都是錯誤的,都是沒有經(jīng)過大腦的。先砸墻再砌墻,進行結構上的大改造,通過砸墻砌墻等結構改造,人為地制造一些凹型墻出來,使業(yè)主無法使用市場上的固定尺寸的成品衣柜書柜,只能讓裝修公司現(xiàn)場制作。相對于現(xiàn)在家具市場上制作精美的成品家具而言,這些使用最簡單木工設備現(xiàn)場粗制濫造的柜子,不管是在質量上、款式上還是價格上、耐用時間上,都沒有一點優(yōu)勢。
其實,現(xiàn)在很多家具廠是可以根據(jù)客戶的尺寸和款式要求,定做柜子的,并不需要裝修公司現(xiàn)場制作。
忽悠手法二:利用不真實的效果圖誤導消費,制造“過度裝飾”。裝飾公司的電腦里面儲存著大量精美的“效果圖”,至于這些圖片是不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還是怎么來的,我們也無從考證,總之,各種風格,應有盡有,設計師在大概摸清客戶需要的風格后,就會調出這些東西出來給客戶“鑒賞”。
而這些圖片一般是經(jīng)過處理的,例如過道是加寬了的、房子層高是加高了的,圖片上的房子與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房子是有差距的。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的欺騙性“修改”呢?除了使自己的效果圖看起來更漂亮一些的原因外,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想誤導業(yè)主做出錯誤判斷。
舉個例子,我們常見很多客廳的效果圖上,很多是使用豪華的水晶吊燈,通過這種吊燈圖片,使效果圖展示的空間高度要高于實際高度。業(yè)主就會覺得這么高的房子,有空間做并且是有必要做大量的復雜的吊頂裝飾,所以就同意了裝飾公司過度裝飾的施工方案。業(yè)主的收獲是:空間壓抑,維修麻煩;裝飾公司的收獲是:吊頂賺錢了,同時吊頂燈光效果需要大量的“電位”,電位也賺錢了。
相關推薦
萬元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