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僅剩免費名額
1
0
9
159****172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39****98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87****22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相信各位業(yè)主在了解裝修的過程中,多少都會知道一些關于裝修合同陷阱的事情。由于商人基本都是看重利益的,所以某些裝修公司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有可能會選擇在裝修合同上做手腳。那么,常見的裝修合同陷阱有哪些呢?裝修界小編將為您詳細講解。
陷阱一:故意增加裝修項目
要知道,裝修工程包含很多項目,如果在其中加上一兩項可能并不太明顯,但是總體的工程造價就上去了。譬如說在沒有必要的橫梁、可有可無的吊頂,雖然看起來很正常,但是其實這只是設計師想增加提成的做法。
小編提醒:若是覺得裝修報價中有些項目不是必須做,而且造價又高,可以要求設計師去掉這一項,千萬不要被其哄騙。
陷阱二:舍低就高撈取回扣
在選購裝修材料時,設計師會大力提倡你選哪個品牌,或是選擇哪個建材商店的商品,稱認識店主,能給個熟人價。其實這背后隱藏的是建材商與設計師的互通互利,在建材商高價賣給業(yè)主裝修材料后,設計師可以從中抽取一部分費用作為回扣。
小編提醒:想要不被設計師忽悠,那么只能事先去了解一下建材的價格。好在現在網絡發(fā)達,想要查什么都很快速。先了解自家要用哪些材料,再來看一下商品的市價如何。
陷阱三:虛報面積增加預算
一般在簽合同前,裝修公司都會上門量房,這些數據也會在合同中寫明,一般裝修面積也是收費的計量單位。例如墻面裝修,需要涂刷乳膠漆,那么人工費自然是按照面積來計算的。若是量房時沒有扣除窗戶和門的面積,那么就要多付這一部分的費用。若是包工包料,那么業(yè)主損失的不止人工費恐怕還要損失一部分的材料費。
小編提醒:業(yè)主可以要求裝飾公司在合同中寫明裝修費用按實際發(fā)生額來計算,多退少補。這樣就算合同中的面積不對,那么業(yè)主也可以主張按照你實際施工面積付費。
陷阱四:口頭承諾難兌現
現在很所設計師為了能拿下訂單,都會口頭承諾給業(yè)主很多好處。例如附贈一些小項目,或是少收一些零頭小項,但是到后期施工時又會以裝修材料不夠作為借口不兌現。
小編提醒:設計師的口頭承諾決不能相信,一定要做到白紙黑字寫在合同中。因為正規(guī)的裝修公司是不允許設計師做口頭承諾的,即使設計師承諾了,裝飾公司也有權不兌現。
陷阱五:強行購買制定產品
有的裝修合同規(guī)定套內設計裝潢,甲方需按設計師要求的材料、類型、品牌和風格等購買原材料及飾品,否則,裝修效果與設計方案不符的,乙方一概不予負責。
律師指出,此條款,裝修公司已構成了利用格式條款免除自身依法應承擔違約責任的違法行為。首先,此條款,有間接強迫消費的嫌疑。據了解,裝修公司與材料店掛勾、計提成的做法,已是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裝修公司要求消費者選購由他指定的材料、品牌等行為,涉嫌強買強賣。第二,導致裝修效果與設計方案不相符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完全歸責于消費者,條款完全排除了裝修公司的施工質量、工藝等到因素,對消費者顯失公平。
陷阱六:偷工減料 偷梁換柱
在實際裝修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增減項目。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則需對此做出詳細規(guī)定。
所有增減項目都要在完工的時候交納費用的。那么這些項目的費用究竟應該是多少呢?如果等到已經開工后,那這可能就是由裝修公司說了算。所以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復印一份裝修公司的最初的完整報價單,以免在簽訂合同或是增減項目時,裝修公司偷梁換柱,改換價格。還要注意一點,最后結算費用的時候,所應該支付的增減費用,都應該是在該項目施工前,由消費者簽字認可的,如果是沒有簽字認可的,可以一概不管。
陷阱七:模糊施工工期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根據房屋面積大小、裝修的不同程度,施工工期一般是固定的,如一套100平方米兩居室,簡單裝修只需35天左右。在市場上,不能按時完工而產生的糾紛的案例并不少見,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時,不能忽略這個內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裝修合同中有這么多地方是有可能讓裝修公司轉空子的,各位在簽訂裝修合同的時候可要看仔細了。只要把各個細節(jié)都留意到了,裝修公司就沒辦法在合同上坑錢了。關于裝修合同陷阱的知識就介紹到這里啦。裝修界小編感謝您的閱讀!更多裝修資訊盡在裝修界!
相關推薦
萬元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